医药书籍占《道藏》内容的百分之七十以上,包括医经、养生、气功、内丹、方剂、养性等各类文献近千种。其中有些医书属于孤本、珍本、秘本而仅存于《道藏》中。1针灸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,同样受到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。因此,深入研究《道藏》,不仅对针灸理论的挖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,亦可为针灸临床提供指导。 《内经》 一、《素问》《正统道藏》中收录有王冰注、林亿等校正的《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》50卷。该版本至今仍被视为影响最大的通行本,且该书对针灸理论阐发颇多。 以“经”释“经”,探微析奥在病机、病候的注释方面,王冰多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。如《刺热》、《刺疟》、《风论》、《痹论》、《痿论》等篇,多运用经脉、络脉、经筋、经别等循行来解释其发病机理,使其便于后世医家对的理解和应用。如《刺热》篇曰:“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,腹痛多卧身热”,王冰注为:“肝之脉,环阴器,抵少腹而上,故小便不通先黄,腹痛多卧也,寒薄生热,身故热焉。” 广征博引,汇存文献王冰注解《素问》,除参考了《甲乙经》之外,还引用了《针经》、《经脉流注孔穴图经》、《真骨》、《黄帝中诰孔穴图经》等书,将《素问》与它书腧容相结合,从而保留了部分今已失传的腧穴,使《素问》腧容趋于完善。如《素问·气府论》云:“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,十五间各一”,其注曰:“十五间各一者,今《中诰孔穴图经》所存者十三穴,左右共二十六,谓附分、魄户、神堂、譩嘻、鬲关、魂门、阳纲、意舍、胃仓、肓门、志室、胞肓、秩边十三也。”但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对此并无记载。同时,倡导“同身寸”为主的正确取穴法,如《素问·气穴论》注:“关元者,小肠募也,在脐下同身寸之三寸”,并校正了一些腧穴的位置,如《甲乙经》认为“天突在喉结下五寸”,而《素问·气穴论》注则是:“天突在颈结喉下,同身寸之四寸,中央宛宛中,任脉之会”,从而为提高针灸临床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。 独到阐释,拓展医理在经脉理论方面,首次2提出冲、任、督三脉“一源三歧”的理论,扩大了奇经八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;在治神方面,术者应“专其精神,寂无”;在候气方面,“审其病藏,以期其气而刺之”;在补泻方面,强调“先补后泻”的临床意义。 二、《灵枢》《灵枢》有北宋时高保衡、林亿等校正本,然今传世者多为南宋史崧校本。《正统道藏》本籍源于史本3,为《黄帝素问灵枢集注》23卷。《灵枢》尤其重视针灸,故在第一篇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中强调“先立针经”。且涉及针灸方面的内容极为丰富、精深,重点阐述了经脉、经别、经筋等的分布、走向,针具选择、针刺原则、针刺手法、针刺禁忌,灸法及诸病取穴等,为后世针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《正统道藏》版本除具有上述的内容特点外,全经都采用黄帝与岐伯问答的形式,参对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、《甲乙经》及《灵枢经》别本,再行校正,如《灵枢·终始第九》:“男内女外,坚拒勿出,谨守勿失,是谓得气”,篇末注云:“男内女外,《难经》作男外女内”;同时详述,且行释义,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第四》:“维厥详此经络有阳维、阴维,故有维厥。”“淖泽谨详:淖,浊也;泽,液也。” 《难经》 《正统道藏》收录的是宋李駉注释的《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》7卷,该书仅存于《正统道藏》中4。《难经》虽不是针灸专著,但在针灸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,补充了《内经》中十二经脉理论的不足,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,首次提出八会穴,丰富了原穴,补充了俞募穴,完善了五输穴以及各种取穴法、针刺方法等。其书于针灸各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及论述,使针灸学术思想趋于完整化和系统化。而《难经》原书早已亡佚,今所传本都是诸家注本,且宋代的《难经》注本流传至今者很少,因此李駉的注本具有一定参考价值。《道藏提要》评价其为“注文简明,融会诸家之说,而以己意折衷之,且详辨诸家之注”。 该书第一部分为“难经注义图序论”,图释34幅,用于说明阴阳、脉象、经络、腧穴等,较现存最早的《难经》图释注本——《难经集注》多10图。第二部分是“八十一难句解”,采用一句一解的方式,参考其他注释医家的注释进行发挥,对《难经》作了详尽的注释,尤其对经络腧穴论之尤详,且注文从繁而简,由奥而显,深入浅出。如《难经·二十七难》李駉对任脉、冲脉的注释是:“任者婎也,是人生养之本”,“冲脉,十二经脉之海。冲者,通也。言此脉,下至于足,上至于头,通受十二经气血”等等,对初学者理解有重要的指导作用。正如李駉所说,他的注释是为了指正那些不懂“《难》《素》之文,滥称医人,妄用药饵”的庸医。 《太平经》 原书共170卷,《正统道藏》收录了57卷。该书既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,也是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,亦有不少关于针灸的论述,且有些内容与《内经》所论不尽相同,这对研究古代经脉学说颇有意义。 “刺工长刺经脉者,复除一病;或有复长于灸者,复除一病”及“灸者,太阳之精,公正之明也,所以察奸除害恶也。针者,少阴之精也,太白之光,所以用义斩伐”,均论述了灸和刺的作用,强调两者兼用,这与《内经》以针刺为主不同。且《内经》亦无针刺乃少阴之精的说法。“灸刺者,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,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。三百六十脉者,应一岁三百六十日,日一脉持事,应四时五行而动,出外周旋身上,总于头顶,内系于藏。衰盛应四时而动移,有疾则不应,度数往来失常,或结或伤,或顺或逆,故当治之。”这里所说的脉论,除可用于治病外,亦可用于养生。此“调气安脉以养生”之说,为《内经》所不及。同时其脉“总于头顶”之说,《内经》中不具其义,唯有《金匮玉函经·证治总例》有云:“三百六十五络,皆归于头。”此亦可谓对经脉学说的另一家言。另外,《太平经》还认为针灸疗效好坏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,如“治百中百,治十中十,此得天经脉谶书也,实与脉相应,则神为其驱使;治十中九失一,与阴脉相应,精为其驱使”。 《肘后方》 《正统道藏》收录的是葛洪撰写,陶弘景、杨用道增补的《葛仙翁肘后备急方》8卷版本。由于金元刊本皆散佚,道藏本成为明清及以后各种版本之祖本。5 该书保存了较为丰富的灸法文献,如隔物灸,全书载有隔盐、隔蒜、隔瓦甑、隔椒面、隔香豉等,后世多有使用者,或为其所启发;管灸,“烧艾于管中熏之,令烟入下部,中少雄黄杂妙,此方是溪温,故尔兼取彼治法”;蜡灸,“火炙蜡,以灌疮中,姚同”。 在针刺方面,书中不拘一格创用多种针法,如针挑法,“视其上唇里弦弦者,有白如黍米大,以针决去之”;指针法,“上爪其鼻人中,又爪其心下一寸”;放水法,“针脐下二寸,入数分令水出,孔合须腹减乃止”等。 在临床治疗方面,善用针灸之术抢救急证,如卒中、恶死、尸蹶、霍乱、吐泻、狂犬咬伤、痈疽等,皆采用之,是对针灸学技术的一大创新。 《千金要方》 原书30卷,《正统道藏》析为93卷,其中87卷至93卷都专论针灸,在其他卷亦散在论述。 发展了经穴理论考订经穴,详述十二经五输穴的流注;将《明堂三人图》用文字记载其内容,载穴349个,单穴48个,双穴301个;采用同身寸取穴法,如中指第一节为一寸,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等,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;重视经外奇穴,大量介绍其定位及应用;将鬼穴穴名具体化,明确其主治范围与适应证;首创阿是穴,扩大了穴位范围等。 丰富了刺灸理论提出“欲补从卯南,欲泻从酉北”的针刺补泻法;从施灸时间、体位、顺序、艾炷大小、灸之生熟、保健灸及隔物灸等方面进行论述与发挥,使灸疗趋于成熟;同时专设针灸禁忌章节,从避忌的内外病因、禁忌的部位、腧穴、误刺不良后果等方面进行总括。 完善了针灸治疗法从头面、心腹、四肢、风痹、热病、瘿瘤、杂病、妇人病等方面详列了400多条针灸处方,涉及病证100多种,内容广泛,至今对临床仍有良效。 其他 除上述文献外,如《急救仙方》卷11《黄帝灸二十一种痨图并序》中详述了背俞穴的取穴定位、刺灸方法、主治特点,四花穴的测量取穴、灸量及灸后调摄等;《真诰》中也载有针灸诸法,还记录了道家针灸特有的腧穴等。《正统道藏》内容广博,本文仅对其中部分针灸文献进行了探讨。 针灸理论体系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、密不可分的联系。道教思想不仅直接影响到各医家对医书卷篇的排次与分合,还直接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和注释。尽管《正统道藏》中有的医学专著不是现存最佳版本,且某些观点方法有待商榷,但丝毫不影响其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。 (文/王馨悦、王洪琦,作者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