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木与鸣鹅庄子写了两个故事实则讲的是人生应该怎么活

自老庄之风盛行以来,人们惯常以无为、逍遥为其思想主旨,认为他们二人都是在倡导一种适性自然的出世之风。尤其是庄子,其幽默风趣的笔触下,写了许多反对“有用”“成材”的笔调,更认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是极其愚蠢的一件事。但,如果你真的认为老庄二人是把有用与无用、有为与无为、积极进取与逍遥自然看成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论,那你可就把道家思想想得太简单了。

《庄子》中有两个非常著名的、在字面上看又充满了悖论的故事,常常引起人们的讨论,即曲木长生与鸣鹅不杀:

一个木匠领着他的徒弟,出去看见一棵树,长得很乱,不成材,结果这个树就不会被木匠伐掉,这叫曲木长生。

在庄子的语境下认为,树木千万不要长成栋梁之材,你长成栋梁之材就会被别人伐掉,为他人所用。这也是非常符合道家的无为思想。一个人越是有能力,越想要有作为,就容易形成木秀于林、风必摧之的结果。因此,若想要保持好生命本有的状态,那么就不要主动去呈现出可用的情形,唯有无可用,所以才能保全形。

有一次一个客人到主人家去做客,主人要杀鹅款待客人,结果主人专门找那个不鸣叫的鹅杀掉。客人询问为什么?主人回答说,因为那个能鸣叫的鹅可以替主人看家。这就是鸣鹅不杀。

这个故事跟曲木长生正好相反。曲木长生是越没有用处的木材越活得好。而到鹅这儿,有本事的鹅就能活,没本事的鹅就得被杀。这一次,能积极主动去作为的事物,却得以保全其性。这两个故事一对比,有人就说看不懂庄子了。

其实,我们之所以看不懂庄子,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庄子在故事中表达出来的相,而没有通过事物的表象去看他们的本质。曲木和鸣鹅,一个是无为,一个是有为,人们之所以区别对待,是因为这二者本就是不同的属性,对其产生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。世人需要可以做栋梁的木材,所以曲木才会保全生命;世人不需要不会鸣叫的鹅,所以鸣鹅才会保全生命。庄子要叙述的内容,实质上是如何在社会需求和自我全形之间达到平衡,而不是单纯地无为,更不是以“无为”的思想去作为衡量一切人事的终极标准。当你以一个标准去界定其他世事是否正确的时候,庄子说这就是不得事物的本性,也就是不明白道。

尽管庄子倡导的是“齐物”的思想,认为万物在根本的道理上是齐一不二的,但这个“一”是道,道的用则是千差万别的,于是就产生了我们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各种存在。我们悟道的过程,其实就是通过有差别的世界去参悟背后同一的“一”和道。悟道后,还不能用这个本质的道去界定现实世界,而是用这样一种理念来指导不同的存在该如何更好地生存。

老子在讲道的时候,讲的是世界观的问题,是在探讨这个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。庄子虽然赞同老子的道论,但他更关心人应该怎么活、世界应该如何存在的问题,也即是说是认识论的范畴。而既然在谈认识,则是在讲人如何认识万事万物、人又应该如何处理与万事万物的关系,所以庄子虽然是讲了曲木与鸣鹅两种不同生存方式的寓言,但究其根底,仍然是在用同一的道论作为指导,认为无为与有为是同一的,有待与无待也是同一的,因为世人只是把有无的表现做了区分,但真正的区分在于你的心中看待万物的时候是否有所区分。如果心无分别,则不论是曲木还是鸣鹅,本质上只是“生”的讨论;不论是大鹏还是燕雀,本质上也是如何“生”的阐发;不论是庄子还是蝴蝶,不论是盗跖还是混沌大帝……庄子所讲的故事越多,一而贯之的道理却越简单。“齐物”,是要把世间万物的不同都超越,从而才能真正参悟到他们相同的是什么。

就像是庄子的妻子死了之后他却要鼓盆而歌,惠施只看到了生死有别,庄子却看到生死不过是人的不同的形态,但若是能超越这些有形有相的认识,而会发现生死齐一,事物也只不过是换个方式存在着。因此,他在《逍遥游》的篇章中说,“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。”我们抬头看天,看到的苍茫宇宙究竟是什么颜色,这取决于我们可以接收到什么颜色,而非一定是宇宙本来的颜色。那么,如果站在天上,向下看苍茫大地,自然也是看不到世间的具体颜色。上下虽然有差别,但上下本来又没有差别。有差别的是人而不是物,有差别的是物而不是道。以道御物,万物齐一;以物分道,则物物不同。

所以,你从曲木与鸣鹅的故事中,是看到了更多的差别,还是看到了更多的齐一呢?

Similar Posts